第三一零章 前进吧,大王们!  (第3/3页)
捞钱的。    总之和士绅的差不多。    而朝廷管业的,就是地方官根据辖区藩田数量,每年交个固定数字。    至于多少……    给你多少就拿多少!    堂堂藩王和小民争利,有意思吗?    比如福王就经常要不到。    至于修王府,现在已经很廉价,主要是水泥大量应用,而且锻铁筋,竹筋这些也开始使用,总之成本不会太高的,就是寿命短点。    但是……    那就不关朝廷的事了。    既然这样,那几个对封地没兴趣的藩王,纷纷选择进京。    宁王,肃王,韩王,谷王,代王,珉王……    珉王也不想回云南了,他回云南还得被沐晟欺负,而且沐晟目前态度还不明,说不定是支持朱允炆还是支持朝廷,总之他是不想回去了。所以最终选择不进京的,就只有燕,周,晋,秦,楚,蜀,庆,辽八王,至于靖江王当然选择进京。    “诸位,外面的世界很大,好地方很多,何不出去闯一闯?”    杨丰说道。    诸位藩王微微一笑。    闯个屁啊!    老老实实做个寓公吧!    “如此就剩下六位兄长,两位侄儿,但陛下尚在时候,已经决定这条线之内不留藩王。”    小公主指着地图上的线。    这条线其实就是明长城,辽东边墙开始,一直到山海关,然后向西到嘉峪关,根据这条线,辽王,燕王,秦王,庆王,周王,蜀王都在内,剩下楚王算不算得另解释,毕竟他在安南,倒是晋王确定在外,毕竟他现在已经移藩朔方。    “妹妹直说吧!”    辽王忧郁地说道。    “爹爹对四哥已经有安排,这个就不用多说了,至于哥哥的广宁的确在这条线以内,故此有两个选择,一是移藩大宁,接宁王封地,至于辽藩产业依旧保留。第二,于大明目前已有之布政使司,都指挥使司之外,择一地经略,南洋,西域,抑或其他地方都可以,就像四哥一样,以经略之职节制一方。大明目前已有之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之外,打下的土地,都作为你的封国,以后就如同朝鲜,倭国般只称臣纳贡,但国事皆由自己决断。”    小公主说道。    “打下的都是自己的?”    蜀王说道。    “对,打下的都是自己的。”    小公主说道。    “但无兵无粮,如何经略开拓?”    周王说道。    他这才几年,就要第二次搬家了。    “大王,在这之前,你还是大明的经略,自然是带着大明的官军,之前我就对大王说过,你可以南下经略印度,在此之前你依然是以周王节制乌思藏,朵甘等都司。故此你可以调动这些都司的兵马,他们想来也喜欢去印度发财,甚至你可以暂时保留目前的封地,毕竟就算移藩也得有足够时间才行。你以周王节制辖区,从这些辖区调动兵马,跟着你南下为自己打下领地,至于期间的军费,朝廷自然不会不管,燕王西征不也是花朝廷的军费?”    杨丰说道。    这样就可以了。    当然,他并不指望周王真有能力从高原南下印度。    这太艰巨了。    但这个过程中,原本只是羁糜的乌思藏,朵甘两都指挥使司,却可以真正纳入大明统治,再说周王也不会吃亏的,他真想南下印度其实也能做到。    走亚东山口的确困难,可走……    好吧,他走哪儿都挺夸张的。    但这关杨丰屁事,反正道给他划出来了,他走不走,能不能走成就随便了,再说他就算赖在西宁,其实朝廷也不会往外撵。从小公主的线的确是在内了,但无论杨丰还是小公主其实也都没真把周王算在迁移行列,他那地方能有人待就不错了,这两年周王也是全靠青盐才撑住。    周王默默看着地图,明显有了踌躇满志的样子,毕竟朱棣的成功就摆在他面前,朱棣前面是广袤西域,他前面可一样也是广袤土地……    的确很广袤。    放眼望去一片等待他征服的土地。    但就是中间横着座海拔最高近九千的巍峨山脉而已。    (本章完)
		
		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