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轻视  (第1/2页)
    “固所愿也,不敢请耳!”    面对臧洪的邀请,云长毫不犹豫就应允了下来。    在此之前,云长并不了解匈奴中郎将臧旻,直到遇见臧洪才想起来这位将军的身份。    云长记得臧洪父亲是位儒将,富有学识且胸怀大志,先是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平定许昭叛乱,后来被升为匈奴中郎将。    前世的云长对此略有了解。    不过臧旻此人的确不出名,若非因为臧洪缘故云长也不会想起来,才导致没能记起这位儒将。    “敢问少将军,臧将军准备何时出塞攻打鲜卑?”    几人叙礼毕,在赶往军营的途中,云长终究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。    云长本来还以为,三路大军这次北征鲜卑定会大获全胜,毕竟汉室历年对外战争几乎从无败绩。    不过在投军途中云长又想了许多,心中这才有些阴霾。    俗话说:凡事不密反为害。    就连位于河东的地痞关雄,都知道朝廷准备兴军讨伐鲜卑,更不用说是鲜卑人了。    假如汉室能够集结大军,以兵力优势北击鲜卑,哪怕军事机密泄露也没什么。    问题是东汉财政极其紧张,根本负担不起大军的出征费用,只下令让三万精骑出塞。    汉军战斗力毋庸置疑,假如这三万大军合兵一处,也未尝不能重创鲜卑。    然而事实上却是,这三路大军分别从三路进攻鲜卑,却又兵力分散了许多。    鲜卑以前的确不足为患,哪怕最强大的部落可战之士也不足万人,分兵攻打倒也无碍。    不过鲜卑如今早就今非昔比。    由于雄主檀石槐的诞生,曾经一盘散沙的鲜卑已统一。    不仅如此。    檀石槐还在弹汗山建立鲜卑王庭,并且率领鲜卑诸部北拒丁零,东退夫余,西击乌孙,完全占据了曾经强大的匈奴故土。    鲜卑早已不再是匈奴的奴仆,而是拥有东西达一万四千余里,南北达七千余里的庞大草原王国。    草原人的善战毋庸置疑,再加上檀石槐这个雄主的存在,绝对是劲敌。    此时汉军却分散兵力进攻鲜卑,如果消息再被檀石槐提前知道,完全可以将汉军分而歼之。    事实也的确如此。    历史上这次由汉灵帝主导的远征,以汉军全军覆没告终。    夏育等人遭到惨败,甚至连符节和辎重全都丧失,各自只带领骑兵数十人逃命奔回,汉军战死的士兵占十分之七八。    这场对外战争重大的失败,在历史上描述并不算多,却也无比沉重,更是整个大汉数百年难以洗刷的耻辱。    此战,彻底奠定了鲜卑在北方不可动摇的地位。    鲜卑从此兵势更盛,檀石槐更是连年犯汉边境,扰得大汉北方不得安宁。    当然,如今的云长并不知道这些。    他只是从蛛丝马迹,以及身为武将的直觉中感到些许不安。    “粮草军械均已筹备大半,由于国库空虚,陛下已经五次三番催促家翁进兵。”    “家翁虽然想要等全部准备妥当再进兵,奈何圣意难违,恐怕不日就要进兵塞外。”    说到这里,臧洪脸色也有些凝重。    “你是说,粮草军械尚未筹集完毕,就要出塞攻打鲜卑人?”    “若战争途中粮草不足,大军定会不战自溃啊!”    云长闻言,却早已大惊失色。    正所谓: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    对于这支将要远赴塞外的骑兵而言,粮草补给绝对是最重要的事情,否则稍有不慎都可能会全军覆没。    故此,听说粮草军械只是筹集大半,云长内心已经凉了许多。    “我也为此屡次向父亲谏言,希望能够再拖些时间,待粮草、军械筹备完毕再出塞不迟。”    “父亲也有此意,奈何陛下只说国库空虚,让我等出塞后自己解决。”    “又有破鲜卑中郎将田晏,以及护乌丸校尉夏育两位将军屡次催促,父亲也是孤掌难鸣啊。”    云长听到这里,却是心中疑惑起来。    按理来说,田晏、夏育二人都是沙场宿将,应该不至于如此鲁莽才对啊。    就连云长这个从来没有打过仗的人都知道,粮草对于远征大军的重要性,身为悍将的田晏、夏育二人,绝对不可能不知道。    既然知道,为何又要如此鲁莽?    “少将军,按理来
		
		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