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始皇真不是我爹? 第375节  (第2/2页)
到前些日子扶苏立于偏殿,与他据理力争的模样。    不知不觉,他的目光缓缓落在不远处,恰好落在始终沉默的淳于越等几位博士身上。    “陛下!”淳于越却误会了这个目光,以为陛下在暗示什么,他想到在家中沉默翻书的扶苏,一咬牙大迈一步出来,“陛下,臣启奏,敢请扶苏公子奏对。”    其他博士们对视一眼,也跟着拱手道:“敢请扶苏公子奏对。”    众人:!!!    众朝臣一惊,陛下与扶苏吵得已有二十余日,近十日扶苏公子都未曾上过朝。    你这是想表忠心,还是想将长公子放在火上烤啊!    第202章 知我类我    嬴政沉默不语。    其他朝臣也不敢插嘴,偶尔有人瞟一眼淳于越。    淳于越很快意识到是自己误解了嬴政的眼神,暗道不好,临时想了一个补救的办法。    他小心谨慎地开口道:“下臣,臣,敢请大秦诸位公子共同商议。”    公子寒这边的朝臣怒目而视,眼见就有人要出声反驳。    “罢了,他们懂个甚。”    嬴政忽然提了句,目光冷冽地扫向太尉,“军情不得延误。此事太尉彻查。”说完又强调了一句,“即刻前往!”    太尉一行人纷纷上前一步,拱手道:“喏。”    之后几人动作利索,脚步轻快地躬身离开。    嬴政又看向汇报军情的李信,道:“北地可还有何要事?”    李信摇了摇头,脸上带着一抹意气风发,道:“请陛下放心,北地一切安好。以蒙恬为首的七万大军几乎要杀穿匈奴腹地,采桑将军率领的万秦军,将四个城门守得固若金汤。    还有一些在战场上非常活跃的小将,如,韩千将,数次率领上千骑兵偷袭匈奴王帐,斩获好几个不同匈奴族族长老的头颅,差点杀得匈奴联盟分崩离析。”    “善!”嬴政脸上露出一抹笑意,很快又补充道,“仗还有的打,一旦有需要增兵的迹象,提前求助,不要疏忽大意。”    李信连忙拱手道:“末将明白。”    嬴政让殿内其他的大秦将领回去后也思考一下,北境匈奴还会有何反击手段,以及我大秦能有什么应对措施,思考好后写一份详细的奏章。    说完这些,嬴政忽然道:“李将军,修建长城的监军不利,朕是否应换一个?”    李信果断,道:“是!最好换个对北地熟悉的。”    嬴政微微颌首,道:“嗯,不光要怼北地熟悉,还要有威望,有能力……”    随着嬴政慢条斯理的说,李信原本在认真地点头,点着点着,他忽然警觉了一下,陛下这个形容怎么越听越像是在说扶苏公子啊?    李信心头一紧,他兵败垂城后一度很绝望,要不是蒙恬在九原对他又是鞭策又是照顾,他只怕早自裁了。    他信重蒙恬,自然也对扶苏非常的尊重。    所以在听完嬴政的描述,又询问李信有没有可以推荐的人选时,李信头皮发麻,目光在朝臣身上扫了一遍,一时间也不知道要把这个锅丢在谁头上,害怕乱丢锅给扶苏惹麻烦。    思及此,他苦着脸,拱手道:“末将,末将认为自己能担负职责。但其他但听陛下吩咐。”    李信能听明白嬴政的潜台词,殿内文臣们也听懂了八九不离十。    原本急得就差出声的淳于越,听到李信的话后狠狠擦了一把汗,赞赏地看了李信一眼:能为长公子舍身忘已,选择自断前程,倒是忠心耿耿。    冯去疾惋惜地看了李信一眼:重情重义,自断仕途,倒是有些可惜了。不过长公子若能上位,也不算太差。    李斯却轻轻拍了下姚贾,意味深长地瞟了一眼李信。    姚贾人麻了,懂,学会了,最佳背锅人的自觉。    ……    李信说完之后,朝臣们各有心思,主要是在窥伺嬴政会如何对待扶苏。    他们微微垂头,肃穆而立。    嬴政起身,在殿内慢慢走了几个来回。    不知过了多久,有的朝臣站的眼皮子发黑,有些朝臣额角的汗珠一滴滴的落下,但他们一动不敢动,危恐被嬴政提出来当典型迁怒。    嬴政忽然开口道:“赵文何在?”    这个问题直接跳过了扶苏,过于的突兀,以至于朝臣们一时表情都有些恍惚,半天没能反应过来。    还是内侍步履匆匆地赶回来,道:“回陛下,赵文出宫了。”    嬴政微微蹙眉:“离宫?阿婴走了?”    内侍忙道:“如桥公子与张上卿皆在春雨殿。”    嬴政脸上闪过一抹不悦,但也没再多问,只回头对朝臣们道:“北地诸多事宜,诸君多加思索,日后再议。”    众朝臣拱手道:“唯。”    嬴政收回视线,道:“去看看。”    然后抬步离开。    众文臣:……    陛下,你就这么走了?没说下朝啊!    去看看?
		
		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