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新朝廷 新架构的初步考虑  (第1/2页)
    朱由检沉吟一下,说道:    “在变革真正推行完成前,需有一过渡时期。    “在此时期内,朕初步的考虑是让陈仁锡担任内阁首辅,温体仁、徐光启、熊明遇也入阁办事。其他添补阁员,可再商议。”    朱由检不是没考虑过让徐光启担任首辅。    但徐光启毕竟年事已高,而且还要操心推广格理学以及修历方面的技术事务,不宜再压上过于沉重的担子。    而温体仁风格过于生硬,担任首辅容易招来太多怨恨。    陈仁锡年龄较轻,精力旺盛,知识广博,人品端方,目前也没什么仇敌。    尤其是他和皇后还有师生之义。    如果自己有事情离开朝廷,朝中让皇后暂时主持的话,他也容易配合皇后辅佐。    陈仁锡听说皇帝给自己安排的是首辅之位,眼中光芒闪动。    他尽管修养极好,但对此依旧不能完全无动于心。    要知道担任首辅,可以说是明代文人读书进入仕途的最高成就了。    更何况眼前皇帝指派的首辅,那是要推动天翻地覆的大变革。    更是可以名垂青史。    所以尽管陈仁锡脸上表情淡然,但眼中光芒终究还是没能掩饰住他内心的激动。    温体仁则是眸子里微露失望之色。    但这失望之色也一闪而过。    他是一个务实的近于冰冷的人。皇帝没有让他当首辅,他当然觉得有些遗憾。    但当次辅,和那些满口虚言浮论,高谈仁义的伪善君子,照样能干上一把。    他还是觉得有些兴奋的。    徐光启则是真正的淡然。    他年龄已高,在仕途上本就没有更高的野心。    他真正醉心的是学术科技和军事。    次辅的位置已经足以让他在这些事情发挥重要作用。    熊明遇听说让他入阁,却也颇为满意了。    历史上熊明遇曾经升迁到兵部尚书的要职。    不过由于他过于偏向招抚,导致处理登莱兵变上严重误事,后来还是被调任闲职了。    类似熊明遇这样博学多知,眼界开阔,但又有些书生迂气的人才,朱由检觉得把他安排在内阁里,作为参谋辅助,还是更好的选择。    朱由检继续宣布其他人的任命。    “徐尔一有识人之明,可担任吏部尚书”    “王徵精通器械制造设计,可担任工部尚书。”    朱由检说到这里向王徵看了一眼,嘴角弯起一个弧度。心想    “王爱卿,你的助手,工部侍郎,朕都给你准备好了。”    他心中的想的当然是宋应星,不过现在宋应星还没到,自然也不必对王徵说了。    王徵不知道朱由检内心活动,见皇帝对自己看了一眼,以为是陛下对自己特别看重。    心中感动。    陛下真是自己的知己。    自己迷醉于机械设计,被许多同僚嘲笑过是个痴人。    说一个堂堂进士文官,竟然自甘于和工匠同流。    皇帝却能知人善任,发挥自己的特长,让自己当工部尚书。    朱由检接着继续说道:    “李之藻国子监祭酒,负责改革国子监”    明朝的国子监相当于两汉的太学。    不仅是国家最高学府,同时也承担管
		
		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