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第306节  (第2/2页)
   但他从未主动去寻找过这些人。    一来早期他自己也忙得团团转,没工夫四处去找。    二来无亲无故,你主动去找人家,人家估计也会纳闷你到底想干什么。    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。    找到了。    然后呢?    这群人因宋词而伟大,在中华文明当中,留下璀璨一笔。    但也仅此而已了。    如果你喜欢唐诗,恰好穿越到唐朝,去看看李白无可厚非。    喜欢宋词,人在大宋,有机会见见苏轼也挺好。    问题在于双方之间也就是崇拜者与偶像见个面,总不能时时刻刻跟在对方身边吧。    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轨迹,赵骏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,因此有机会见一面就见一面,要是没机会的话也不强求。    跟柳永就属于没机会见面。    赵骏上次来江浙,柳永正在睦州当团练推官,并且还正处于三年任期结束,北上回汴梁审官院流内铨磨勘,与赵骏完美错过了。    所以确实巡视天下的时候没有见着。    不过这次柳永却是主动找上门来,倒是让赵骏没有想到。    傍晚时分,驿馆大堂内,赵骏正在看一些两浙路皇城司衙门给他送过来的公文。    便在此时,江大郎进来兴奋地说道:“知院,柳三变来了。”    连江大郎都知道柳永的名声。    “让他进来。”    赵骏吩咐道。    “是。”    江大郎便出去招呼。    片刻后柳永进来,向赵骏局促地拱手行礼:“下官见过知院。”    赵骏并没有和颜悦色,而是说道:“柳三变的大名我是如雷贯耳啊,今日总算是见到了。”    柳永惭愧道:“下官些许薄名,入不得知院耳。”    “呵呵。”    赵骏笑道:“你的名气还是很大的,我也时常看你写的诗词,不过我有个问题想问你。”    柳永忙道:“下官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”    “如今正是新政时期,各地官员应该各司其职,你既然是定海盐监,怎么出现在了杭州?”    赵骏皱眉问道。    这涉及到了官员的原则性问题,还是必须问问。    要是被他遇到了不尽职的官员,哪怕对方是大名鼎鼎的柳永,也不能包庇不是。    柳永忙不迭回答道:“知院有所不知,我们这盐场虽比一县,却不归本地州府管,而是发运使衙门管。”    “哦。”    赵骏恍然大悟,想了起来。    确实是这样。    比如杨告之前的职务就是淮南江浙荆湖制置茶盐矾税、都大发运使、提点铸钱事。    这茶、盐、矾是专营,所以由专门的衙门负责。    柳永笑道:“毕竟这盐乃是国之大计,因而下官每个月都要来杭州一次汇报公务,今日也是恰好在发运使衙门汇报,听说知院来了,才斗胆前来献诗。”    “原来是这样。”    赵骏便露出笑容道:“以前确实有这个规定,不过考虑到路途遥远,各地发运使衙门都是三月一报,没想到新政下来之后,倒是严苛起来了,你坐吧。”    “谢知院,这诗词集?”    “拿过来我看看。”    “是。”    柳永将手中的诗词文集恭恭敬敬地递上。    赵骏一边示意他坐下,一边接过来随手翻看了几页。    心中腹诽自己上学要背柳永的诗词,现在又要看,这就很难受。    不过心境倒是不同了。    以前是被强迫着背诵,现在则属于欣赏,随便看看,瞧瞧柳永的水平,用不着再背。    “不错,写得很好,此文采斐然,跃然纸上啊。”    赵骏看了几首词,其中第一页第一首居然是首颂词,专门写给他的。    诗词内容是歌颂在自己的努力治理下,国家四处歌舞升平,一片安宁祥和之景,给赵骏都给整乐了。    他笑着说道:“你呀,少整点这花里胡哨的,就算是想玩人情世故,也总是玩不到点上。”    柳永一时纳闷,问道:“下官愚钝,还请知院点拨。”    “没什么,就是想告诉你,要拍我马屁可以,但下次记得把官家带上,治理天下不止是我的功劳,还有圣人天子的功劳。”    赵骏向北方拱拱手,随后说道:“写词的时候,多写点天子的英明,这样你在官场上才能混得开。”
		
		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