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36节  (第2/2页)
好几次这个品种,没用化肥的时候,产量也将近九百斤。用了化肥高的话一千三以上。    而目前铃木生产队的水稻亩产量,都是四五百公斤毛重。    如果真能达到七八百一亩田,她想不出名都不行。    “阿棉,你的心也太软了,一个撞上来的陌生人,就这么拿钱跟他换了,万一他骗你怎么办?”    楚婴不是很相信现在水稻的亩产能达到这个数,倒有点怀疑那人是个骗子。    她倒不觉得姜棉蠢,因为她认识姜这么久,从来没见过她干过蠢事。    唯一的解释就是,当时她的善心发作了。    而且这件事情姜棉没有跟他们提过,所用的钱肯定不走公帐,而是她私人掏的。    谢东和则惊讶地张大了嘴巴。    姜棉一向给他的印象,是一位手脚麻利,思维清晰,做事果断的能人。    没想到还有这样看似不理智的一面。    姜棉看了他们一眼,说道:“我看那人不像是骗我的样子,如果真的被骗了,就当我日行一善。这些种子是我私自换的,没有跟大家商量过,所以不入公账。”    姜棉停了一下,继续道:“还有,如果因为这次换种子的事,而给大家造成损失,同样由我负责。”    那是不可能的。姜棉暗道。    不过她已经在心里换算好,这笔虚构的换种钱定额为多少比较合适。    “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呢?”楚婴和谢东和同时恼叫起来。    庄清梵认真地说道:“姜同志,既然我们都已经同在一个锅里吃饭,同时也自愿同意一起合作开荒种地。你换来的种子是用在大家公有的地里的,如果收成好,受益的也将是我们大家,如果有损失,理应由我们共同承担。    而且我们当初都同意了,不管是做饭还是开荒,所有的事情你都有主要决定权。”    姜棉看着他们一副要跟她好好掰扯一番的模样,只得改口道:“行,就按你们说的,无论是损失还是收益都由我们共同承担。”    楚婴点点头道:“这就对了嘛。回头你记得在公账里把那些种子的钱扣了。”    姜棉点头应好,看着修整平顺的空地,说道:“撒种之前要先把地给浇湿。我们今天是没办法撒种了。要是浇地不用这么费劲就好了。”    这块地在最高的一个阶梯,如果从水塘里挑水,要走上坡路,虽然路不长,但挑多了也是挺累人的。    虽然也可以从五奶奶的水井里取水,但是又要用力压又要提,浇那么一点菜地还好,要浇这块空地,久了还是累人啊。    众目睽睽之下,她一不能借助空间一进一出地凭空搬水,二不能把空间里的塑料管拿出来用。    “那就做一个导水管吧。”庄清梵想了想说,“我们刚才砍的竹子还没用完,把竹子中间的节挖掉,再找几根树杈把竹管架起来就行了。”    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,除了竹子没塑料管耐用以外。    坏了就换吧,铃木生产队的竹子多的是。    姜棉看着天色已经暗了下来,挥了挥手道:“这事明天再说吧。天快黑了。都回去吧。”    走了两步,又回头过来对庄清梵说:“我手里有工具,明天我找出来给你。”    第二天他们照常上工,农忙刚过地里的活不是很紧,收工比平常早。    准备午饭之前,姜棉把姜爷爷留下来的那套做木工家什翻了出来,拿给了庄清梵。    “姜同志,你哪来的这套工具?东西这么齐全。”    庄清梵去挑竹子了,谢东和闲着没事,就打开了姜棉拿出来的工具箱。    姜棉手里洗着锅,抬眼看了他一下,回答道:“我爷爷留下来的。”    工具都是用过的,不过每一件都保养得很好。    姜爷爷除了做饭,其他爱好也很广泛,可以说是多才多艺。不管是砌墙还是翻瓦,做把凳子椅子,他都在行。    看到这个工具箱,姜棉想起了上辈子的父亲。    父亲也有一个这样的工具箱,虽然外型不一样,但里面的内容却是差不多的。    姜棉小的时候,经常看见父亲利用闲暇时间做各式木制家具,还有编制各种竹制品。    庄清梵拉着一根竹子过来,姜棉看见了便问道:“庄同志,你会编鸭圈吗?”    庄清梵把手里的竹子放下,拍了拍手,问道:“就是用来围圈鸭子的那种吗?”    铃木生产队不少人家都养着鸭子,平常不想让鸭子满院子拉撒,就会用一个竹编的鸭圈把它们围起来。他们知青对这个并不陌生。    姜棉点点头:“对。你可以做吧。”    庄清梵肯定答道:“可以。”    鸭圈看着没什么技术含量,不过要把竹子扭弯360度而不折不破,需要一点技巧跟力气。    这两样对庄清梵来说,都是小意思。    得了肯定回答的姜棉高兴地做饭去了。    一直在旁边看着的谢东和感觉哪里不对。    姜同志使唤梵哥干活越来越顺手了,而他的梵哥,好像从来没有反驳过。
		
		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