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232  (第2/2页)
个字也没有听进去。    迅速理了理思绪,杜云彤抓住了问题的重点:“您觉得,是齐氏容得下姜家,还是王宏容得下姜家?”    再用莫把天下拱手相送的说辞是不行了。    现如今,也就姜家人在太后心里还有些分量了,其他人,不值一提。    太后斜睥着杜云彤,没有说话。    视线相交,太后眸底有审视,又有隐隐的担忧,电石火光间,杜云彤想到了什么。    寒风又起,卷起了地上的竹叶。    纤细单薄的竹叶飞向空中,如一叶扁舟般飘荡在无边无际的海洋里。    杜云彤下意识地握了握手指,道:“您的意思是,瓮中捉鳖?”    太后收回了目光,双手敛在宽大的绣袍中,道:“哀家这把年龄的人,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。”    “累世清名于哀家来讲,并无用处,不若索性做个糊涂人,帮你们这些小辈一把。”    杜云彤瞳孔微微收缩,太后抬眉,透过竹林,看着远方灰蓝色的天空。    天启城的冬天极冷,空中并无鸟儿飞翔盘旋,竹影后面,是巍峨威严的楼台亭阁,寒风吹来,楼上的风铃便叮叮当当地响了起来。    太后的目光落在风铃上,杜云彤深深向太后行礼。   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许如清和姜度的悲剧,是太后一手造成的,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,杜云彤始终无法发自内心尊崇太后。    尽管她知道,没有太后,大夏朝早就四分五裂,没有太后,以正德帝的昏庸,天下百姓早就怨声载道,甚至揭竿而起,可她心里还是会伤心许如清的绝望离世。    太后是一个非常合格,甚至极为出色的摄政太后,但这并不妨碍她造成了无数人的悲剧,许如清与姜度,不过是其中一个。    杜云彤垂眸道:“谢娘娘。”    政治家的眼睛里,看到的是百年兴衰,千秋大业,小情小爱于他们来讲,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调剂品罢了,酸甜苦辣略尝一尝,但永远不会影响他们对事物的判断。    是她狭抑了,以为姜劲秋的事情,让太后失了分寸,殊不知,太后永远是太后,压得两任帝王敢怒不敢言,世间男儿供她驱使,为她鞍前马后。    蓦然间,杜云彤想起了曹孟德说过的一句话:天下若是无有孤,不知几人称王,几人称帝。    这句话放在太后身上,同样适用。    天下没有了正德帝,照样正常运转,可若是没有了威加四海的太后,这诸多世家诸侯只怕瞬间便会蜂拥而起,趁乱分上一杯羹。    又或者说,取李氏而代之。    “哀家只能帮你到这种程度了,剩下的事情,便全靠你了。”    太后淡淡道。    杜云彤点头,道:“自然。”    “哀家有一个条件。”    太后眸中精光微闪,杜云彤眉头微动,太后道:“不惜一切代价,也要换秋儿平安。”    杜云彤深呼吸一口气,道:“谨遵娘娘懿旨。”    于太后来讲,世界只有黑白两色,而姜家人,是不同于黑白的一抹灰,或许不绚丽,但却是她世界里,唯一的别的颜色。    与太后议定之后,杜云彤回到府上,给马逐溪去了封信。    瓮中捉鳖说是好说,但做起来却无比困难。    天启城的守备军并不多,城门是最后的防线,一旦开城,王宏大军便能长驱直入,攻入皇城。    她一点胜算也没
		
		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